团体标准从边缘走到核心

2025-09-26      标准化建设

分享:

在当今的商业与产业发展格局中,团体标准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实现了从行业边缘补充到产业核心要素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背后,是标准化体系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双重驱动,也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产业的协同进步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标准化体系改革是团体标准地位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过去,我国标准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构成,这种体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保障了基本的产品质量与市场秩序。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日益多元化,传统标准体系的局限性逐渐显现。标准缺失老化滞后,难以跟上产业创新的步伐,在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从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到最终发布,周期较长,无法及时满足市场对标准的迫切需求。标准交叉重复矛盾,不同部门和地区制定的标准在某些方面存在不一致,给企业执行带来困扰,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启动了标准化体系改革。改革的核心在于调整政府与市场在标准制定中的角色,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团体标准作为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重要形式,被赋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15年发布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将其定位为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主力军。这一政策导向为团体标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团体标准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商会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创新需求。在新兴产业领域,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通过标准来规范产品和服务,抢占市场先机。团体标准的制定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几个月到一年左右,能够及时将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高质量发展战略是团体标准走向核心的另一关键因素。

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从追求规模扩张向追求质量提升转变,注重创新能力、产品品质、品牌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团体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创新方面,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将创新技术融入标准中,形成技术壁垒,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企业在参与团体标准制定时,可以将自身的专利技术、研发成果等纳入标准内容,使标准成为企业创新的载体。这不仅有助于企业保护自身知识产权,还能引导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促进整个产业的创新升级。在产品品质方面,团体标准可以制定更高的质量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一些行业的团体标准对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指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促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在品牌影响力方面,符合团体标准的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团体标准作为行业内的共识,代表着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保证,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团体标准,能够向消费者传递积极的信号,增强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和认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团体标准可以推动绿色、环保、低碳等理念在产业中的应用,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团体标准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制定了相关要求,引导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团体标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在政府采购、重大工程招标等核心场景中,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国家标准的权威性赋予企业产品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在这些场景中,符合国标的产品常被设置为“优先采购”或“强制入围”条件。团体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一些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认可度,企业的产品符合这些团体标准,能够增加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中的竞争力。在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团体标准可能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符合团体标准的产品能够展示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更容易获得采购方的青睐。团体标准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在供应链管理中,团体标准可以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上下游企业遵循相同的团体标准,能够更好地实现产品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减少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四、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来看,团体标准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传统的标准体系下,不同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导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存在障碍。团体标准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规则。企业可以根据团体标准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兼容性和一致性。在汽车产业中,团体标准可以规范汽车零部件的尺寸、接口、性能等参数,使零部件供应商能够生产出符合整车企业要求的产品,提高整车的质量和性能。团体标准还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共享和创新合作。在制定团体标准的过程中,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相关方共同参与,分享各自的技术和经验,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创新的产生。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推动产业技术的整体进步。一些产业技术联盟制定的团体标准,集合了联盟内企业的优势技术,通过标准的推广应用,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
五、从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团体标准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影响。

团体标准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新兴产业领域,如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等,团体标准的制定为产业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基础。通过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团体标准可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团体标准还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中,团体标准可以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在制造业中,团体标准可以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的应用,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团体标准的发展还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团体标准作为我国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壮大有助于我国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推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竞争,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团体标准从边缘走到核心是标准化体系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企业、产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进一步重视团体标准的作用,加强团体标准的培育和发展,完善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机制,提高团体标准的质量和影响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企业应积极参与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团体标准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加强对团体标准的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团体标准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9999号黄金时代广场C座21层 邮编:250101   电话:0531-88825775
© 山东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6991号
COPYRIGHT © 2018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